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 热点

一个知青的回忆录:《知青日记》一一蓑衣、斗笠

那是1973年10月,我与高中毕业同学到永新县三湾公社插队落户当知青。刚开始,我们知青都是在农户家吃派饭、住老房子、与社员同劳动、评工分。半个月后,我们知青集体…

那是1973年10月,我与高中毕业同学到永新县三湾公社插队落户当知青。刚开始,我们知青都是在农户家吃派饭、住老房子、与社员同劳动、评工分。半个月后,我们知青集体单独开伙。第一年,县财政给我们每个知青拨每月九元钱的补助费,我们开始新模式的生活了。

一个知青的回忆录:《知青日记》一一蓑衣、斗笠

首先要做的事,就是购买炊具和农具。一天,赖队长要我和一起去宁岗古城逢圩。他给我当参谋,打算为我们分在茫洲村的六个知青购买炊具和农具必须品。


队长相中了一些小点的蓑衣,他要我买下来。我嫌价钱贵,又没带这么多钱,犹豫不决。赖队长说,山里雨水多,防雨的用具少不得。钱不够买那就下次买吧,明天我到队里劳动力多的社员家去借蓑衣给你们知青用一下没事。

一个知青的回忆录:《知青日记》一一蓑衣、斗笠

蓑衣、斗笠是农村常见的雨具,它非常适合在雨天劳作时使用。 邻居一社员大嫂送给我的那个斗笠,中间用的不是大竹叶,是半透明的双层玻璃纸(塑料布)。玻璃纸间镶嵌着彩色剪纸图案,既美观又耐用。现在看来,没什么稀奇。可是,半个世纪前,玻璃纸市面上没有出售的,十分难觅。是大嫂托人费了好大劲,才从少见的化肥包装袋内衬里寻找到一点点玻璃纸来。


转眼间,雨季到了。披着蓑戴着笠出工劳作,我才体会到了队长借给我蓑衣的好处。宽大的蓑衣几乎包裹住我瘦小的身体,遮风避雨非常可靠。不但蓑衣领口处有一条绳索可以系住,还有内层两条后背带,可以跨在肩上,减少脖颈受力。休息时,我找个合适的位置,把厚厚实实的大蓑衣铺在地上,或坐或躺,像沙发,又像席梦斯,很舒服。

一个知青的回忆录:《知青日记》一一蓑衣、斗笠

蓑衣,是用棕树树干上剥下来的棕皮编织而成,蓑衣呈大T字状,上面部分长约80厘米,宽约30厘米,最上边有一个半圆型缺口(套住脖子),主要用于肩部的遮挡;下面部分宽月60厘米,长约100厘米,主要用于背部的遮挡。全蓑衣厚约3厘米,不会透雨。


斗笠,是用竹篾条编织网状,再用皮纸粘贴覆盖,最后刷上防水的桐油。我下乡的农村,这斗笠很大,直径约有90厘米。不像芭蕾舞《红色娘子军》中“我编斗笠送红军”里的斗笠那么小。大斗笠如同一把大伞,遮雨的面积大。    下雨天,穿上蓑衣,戴上斗笠去劳作,身上淋不到雨水。


穿这种蓑衣如同我们平常在身上披一件衣服,前面部分虽然空着,但是因为干农活时大部分时间都是弯着腰的,如插秧、收割、挖土等。加上头上还戴着大斗笠,前胸也淋不着。由于蓑衣前面空着,便于通风,不会像穿雨衣那么闷热不透气。    

一个知青的回忆录:《知青日记》一一蓑衣、斗笠

蓑衣全用棕丝制成,经久耐用。一件蓑衣可以使用好几十年,我在一老乡家见过一件使用了三代人的老蓑衣,蓑衣的棕丝已经完全变成黑色了,还能使用。蓑衣粘上一点泥巴,用水一冲就干净了。被淋湿的蓑衣,不用晒,挂在通风之处,不用多久就会干。    


我们知青都只买了斗笠,没有买蓑衣。有的知青在下雨天干活就戴斗笠穿塑料雨衣。我嫌穿塑料雨衣闷,在不冷的天气干脆打赤膊,有时甚至连斗笠都丢在一傍,任雨水去淋,图个轻松和自在。

一个知青的回忆录:《知青日记》一一蓑衣、斗笠


其实,我在插队期间背蓑衣、戴䇙笠田里劳作的时间较短,因我们知青不不喜欢簑衣太重,而是买塑料雨纸代替,不足为道;对我们知青来讲,借用过社员的蓑衣用,承载着社员对我们的深情厚爱。在我下乡当知青的日子里,时时处处都感受着和员对我们知青的关爱。

一个知青的回忆录:《知青日记》一一蓑衣、斗笠

如今,我在城市里生活,常常会想起他们对我的恩情和帮助。他们是我永远不会忘记的亲人,三湾汗江村是我永远不会忘记的第二故乡。

一个知青的回忆录:《知青日记》一一蓑衣、斗笠



-关于作者-

吴安华,男,大专,七十年代初永新中学高中毕业上山下乡插队在永新县三湾公社汗江大队务农,入党,六年后于1979年返城入警永新公安局工作至退休,从警36年,在职时任信访办负责人,局办公室档案室负责人,九十年代初组建莲洲派出所首任所长、县公安局拘留所所长,退休后现居吉安市青原区,爱好太极拳、健身气功,二胡。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永新生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osvso.com/post/179.html

为您推荐

联系电话
联系QQ
联系邮箱
返回顶部